张渥所作《九歌图》
张渥号贞期生、江海客,祖籍淮南,后为浙江杭州人。张渥“博学而多艺”,累考科举不中,遂致力于诗画。他的画,以白描人物著称。他画人物,一般都说他用李公麟白描法,也有人认为他走的是南宋梁楷的路子。张渥在人物画方面的声誉颇高,“咸称李龙眠后一人而已”。张渥以创作人物画为主,而且大量从事释道人物像的绘制,当时释道人物基本被视作画工的职业范围,但张渥突破了当时所谓文人和画工之间的界限。
张渥所作《九歌图》为历代藏家所重。描绘九歌中的人物,写貌传神,一点一拂,无不入微。
在此选《九歌图》卷之一《东皇太乙图》来分析张渥的人物画法特色。(花鸟画技法教学)
张渥熟知并“师法于伯时(李龙眠)”的白描之法,这种白描是一种“扫去粉黛,淡毫轻墨”的画法,它的效果是“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”。白描画法是一种需要高度简洁又要效果明快的表现手法。它依靠曲直、粗细、刚柔、轻重而富有韵律变化的线条,达到对复杂的形状与特性的概括。
此东皇太乙像当先从脸部画起,先画太乙之鼻,“须高耸丰隆则近古”;次画眼睛,目方则丰雅耐观,写睛先要打其圈,然后用淡墨点之则有神气。画中须微紧窄,则有神思,须髯下笔之际,根须入于肉内方是佳,则亦须疏疏乃穴、两额、两颐、目、两鬓,画脸面完后发须,并画好顶冠,再画衣领,微画现肩;其次定手的位置,即画手,须纤秀而又灌老。
之后,是冠服的衣褶处理。衣褶所贵,最忌繁乱鄙俗,张渥所用线法为铁线描。正如论者所言:人物衣纹,用笔全类于书,贵乎笔力,在乎柔中生刚,画近若远,思存远至。若毫厘分寸,须见笔力。
唐吴道子之线描人物,笔力道劲如铁画,其笔势如郭若虚所说:“其势圆转,而衣服飘举。”即所谓“吴带当风”。张渥用线即吴道子,然又与道子有所区别,即线条宛转飘举,疏密有臻,放得开,收得拢,浑厚敦直。观其太乙肩部线条,虚细有致,而腰带下方的线条,则尤显粗厚,其网袖边线,则又加粗笔力,显得虚实相生,轻重有别。衣饰画好之后,再补其两露足靴与手中之笔及其他不足之处。
东皇太乙完后,再配其所从举旌玉女。需做到衣带飘举高扬,腰际纤委,面容雍贵,神情顺依。
最后弥补足踏之云。画时须知去涌翻腾,紫气东来,用笔宜泻卷滚动,云线穿叠,造就云波涌荡之态势,惟其此,方能衬托主角,达到表征仙道处境之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