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4月2日,浦东新区家校合育经验交流会在上海东方外国语学校举行。(孩子新学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)
大家都知道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。在中国陶行知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委员会理事长卢志文看来:“做家长门槛很低,却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上。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去研究家庭教育内核中的观念。”卢志文还认为,串起社区和家庭,还得要靠学校,学校作为一个抓手不可或缺。(这段时间的阴雨天 在朋友圈被吐槽无数次)
❤️
平常心、宽容、自信
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会长魏书生虽然已经年近七旬,但两个小时的演讲全程声音洪亮、慷慨激昂。在他看来,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,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,宽容的对待孩子,引导孩子自信。(春节回家都会有一些什么节目)
他说:“家长们要守住孩子一颗平常心,引导孩子们不攀不比,超越自己。”
“绝大部分航天科学家都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卫星发射中心,从早到晚,静静地研究具体的、平淡的问题,无人知晓,没有掌声,没有鞭炮;最伟大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,87岁了,静静地在田间在地头,观察不同土壤的差异;中国最伟大的医生吴孟超,97岁了还坚守在手术台上,静静地救治病人……最伟大的人都在静静地做着平凡的小事,何况是我们?”(飞猪就“搞了件大事情” )
另外,要告诉孩子不要埋怨别人,要归因到自己,这也是成长的机会。
魏书生打趣地说道:“如果每次出了问题都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,那这根‘埋怨’的、‘责怪’的、‘鸡毛蒜皮’的神经会越‘练’越发达,而能自主解决问题的那根神经就会萎缩,这就失去了成长的机会,得不偿失。”(早起比什么都更管用的,是麦当劳的早餐)
当然这也需要一定的引导。比如在魏书生班上,曾经有个学生和别人打架,魏书生并不是指责,而是关切的询问,耐心地指引。师生间的对话是这样的:
“孩子,这个月打了几架?”“两架……”“这个月多少天呢?”“30天……”(这是一支有味道的广告视频)
魏书生继续引导道:“好孩子!28天没打架!28天都能管住自己,28天都能宽容别人,28天都能忙着做实事,不斤斤计较。今天那根鸡毛蒜皮的神经起作用了,把你折腾这个熊样跟他打起来了。这样,咱用宽容神经把这一地鸡毛神经管住,争取下个月再少打一架。”
通过这样的方式,不是老师在教育孩子,而是变成了孩子自己教育自己,用自己“宽容”的神经管住自己“鸡毛蒜皮”的神经。“管住了,他也充满自豪感、幸福感。”(游戏的创意广告,比游戏本身更吸引人)
此外,还要在“做中感受”,找到自己的长处。
魏书生班上有一个孩子一直考全年级倒数第一,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,魏书生便找他促膝谈心。师生间对话如下:
“考几次倒数第一了?”“一直都是”“那咱也不用焦虑、自卑了,被这些神经折腾。”“我也知道没用……”“别整这些,你还能做好多事啊!喜欢干什么?”“唱歌跳舞!”(孩子一下子来劲了)“你看不是嘛!那你最烦的学科是什么?”“数学……”“相不相信,最烦的数学有好多题能做。”“真不能……”“我们中学的题肯定不会,那小学的题呢?”……(如果去日本有这么一位美做向导的话,怎么逛都不嫌累)
在和孩子的“商量”中,他们找到可以“做”的事(走出焦虑)——做数字比较小的小学数学题,再掐表计算,批改,再做,如此反复……在此之后,他们约定下次考试,考年级倒数50名。最后,孩子不仅做到了,还越考越好。
魏书生告诉我们,为什么会有成效?因为孩子在这过程中得到了信心——自己也能在自己最烦的学科中有所作为,从自卑到自信了,心灵状态改变了,不是陷入自责、焦虑的泥潭中,而在做实事中,感受到了成就感,放下了不安,集中精力去做事。(情迷优雅法式蓝)
最后,魏书生希望各位家长、老师能在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中,牢记《大学》的开篇语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
❤️
方向、目标、爱
在中国陶行知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田玉看来,家庭教育不是方法出了问题,而是方向出了问题。”家庭教育是向内、向下生长的,如同树根,而学校教育是向外、向上生长,如同树干、树枝、树叶。”(中画红的运用与装饰)
“学校教育帮助孩子向上生长,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向下扎根。而现在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的方向发生了错位,家长们用学校教育的逻辑处理了家庭教育问题,这忽略了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,需要内在的成长动力的问题。学校教育是助力家庭教育,社会教育,而不是替代家庭教育,社会教育。”(九千六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艺术家们栖息的地方)
另外,田玉告诉我们,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学校不同。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家庭幸福,孩子以后能做一个合格的爸爸妈妈,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将自然人变成社会人,让孩子们能够事业有成。
田玉还说,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成熟度是不同的。学校教育是一时的,而家庭教育至少是一辈子的事情。
“家长们要为孩子以后的成长打下充分的底子。这个底子无关学业、成绩,而是爱,要给他们爱,他们才会爱,才不会没有安全感,精神不集中……”(日本新一代设计师玩转新原料)
田玉提议家长们要用温暖有力的臂膀,多拥抱孩子,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的,是被需要的,是安全的,而不是往外“推”,是不被接受的,被要求的,被指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