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让我们来看一下以下两组孩子的画作,你觉得哪组画的更好?你更喜欢哪一组?(孩子新学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)
第一组画作
第二组画作
看完这两组画作,相信不少家长都会觉得第一组比第二组画得更像,也更整齐完整,显得更“会画”。(黑白色为主基调时尚家里装修)
而第二组画的比较随意、草率,会让人觉得“画不好”。
但事实上,第二组画作才是真正的画得好,更有魅力,甚至远胜第一组100倍!(这么点面积的房子挤出两个卫生间美爆了!)
为什么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业的美术老师是怎么解释的吧!
为什么“画不好”的画作更有魅力?(阳台融入客厅,空间显得特别宽敞)
原因一
第一组画作虽然看起来规规矩矩,没什么毛病,但其实这4幅画都缺乏了创意和想象力,所有画作想表达的内容都一目了然,缺乏故事感和想象空间!
比如第一幅画,就只是画了海底的章鱼,第二幅画了孩子们一起开心地放烟花,第三幅画了青蛙唱歌,第四幅画了放风筝的小女孩▼(客餐厅开放式设计,采光充足,优雅端庄)
这样看下来,发现了吗,这些画作并没有什么特别和有趣的地方。
那我们转眼再来看第二组画作,它们虽然没有第一组画的形象,却暗藏了很多精彩的小故事噢。(利用次卧原先门口的空间做成卫生间的干区,让空间合理得到利用)
就比如这幅画作,记录了这个小女孩是如何度过周末的▼
▲清晨妈妈将她叫醒后,带她去理发店剪了一个漂亮的发型。然后接着带她去餐厅,点了一堆她最爱吃的菜。玩了一天回家后,她累的只能倒在床上看书了。(客厅美成一幅画,真心羡慕!)
虽然可以看出,这个孩子用笔还不够熟练,线条画的歪歪扭扭,但却丝毫不影响她丰富的创作,每个小方格都展现了一个小故事。
还有这幅《兔子大闯关》,仔细看就能发现里面创意多多噢,比如里面的每条闯关道路都不一样,有箭头、蘑菇、花朵......都是孩子精心设计过的▼(小素描有大趣味)
通过这样对比就可以看出:
“画不好”的画作之所以更有魅力,正是因为画作中展现出来的天真稚趣,还有孩子天马行空的创意更吸引人,更让人觉得难能可贵!
为什么“画不好”的画作更有魅力?(我们的生活中如何拍玉兰花?)
原因二
那么原因二,就是大家一眼就能看出,第一组画作有简笔画的痕迹,很明显是照着画的。(文化成熟的标准是什么)
比如左边这幅画中的樱桃小丸子,就是临摹右边这张原图而画的。(《大卢舍那佛》石雕)
虽然看着好像画得很不错,但其实当孩子一旦脱离了临摹模板,没有参照物他们就什么都画不出了。
而且长期临摹简笔画,会导致孩子进步缓慢,甚至难以进步,只能在原地踏步!(《飘露紫与丘行恭像》石刻浮雕)
▲可以看出即使他们学再久,画作也难以突破有新意
那么再看第二组画作,这些孩子随性涂鸦,大胆创作,像是一块璞玉,自然无雕琢,可塑性很高。(《菩萨立像》白大理石)
虽然现在他们画的一般,但只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,学习不同的画画技巧,绘画水平和能力都可以随之进步,而且时间不会很久!
就比如画啦啦学员明月,在来画啦啦前,画作也是色彩比较单一,画面比较凌乱▼(专家们一起共同讨论“生肖艺术大展”)
于是小鲟老师就教了她很多有趣的涂色法,比如淡彩晕染法、油水分离、溅彩......(荷兰国立博物馆伦勃朗的画!)
明月自从学了不同的上色法后,短短3个月,画作进步好看不止一点点!
比如明月这幅《创意小汽车》的背景,用的就是老师教的“淡彩晕染法”噢,是不是很别具一格呢▼(我真的觉得博物馆该听艺术家的,而不是那些捐赠者)
为了帮助明月改变凌乱的构图,小鲟老师还教了她各种构图法,比如明月这幅画就用了老师教的“中心构图法”▼(《彩塑一铺》泥塑施彩)
这幅画作用了“大小对比构图法”▼
事实证明,孩子不是“画不好”,而是他们拥有创意,却缺乏专业老师的启发培养和技巧引导。
无数来画啦啦的孩子,都曾是家长眼中的“画不好”▼(山西大同云冈20窟《石雕坐佛》)
但来画啦啦不过短短数月,就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画出来的画作,有时连大人看了都会自叹不如▼
所以啊,千万别小瞧任何一个“画不好”的孩子,他们的画作不仅充满了魅力,而且潜能无限。
只要选对学画方法,他们的进步就能超乎你想象!(《齐武帝萧碱景安陵天裸》石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