税务所的旁边是酒坊。在宋代,盐、铁、酒都是国家专营,必须官方许可才可以贩卖盐、铁、酒等物资。(国画培训班)
酒是很宝贵的物资,酒坊门前正在准备骡马,准备把酒运出城去,但城外并不太平,万一遇到了梁山好汉打家劫舍怎么办?梁山好汉就是宋徽宗年间的故事呢!(花鸟画技法教学视频)
所以运输酒的时候,得有保镖。
可以清楚看到,有三个保镖正在热身,光着膀子,身上肌肉鼓鼓。其中有一个正在用力的拉开满弓,他要试一下这个弓还能不能用,好不好用……(花鸟画技法教学图片)
整个城市、整个画卷,几百个人,唯有这3个人保留了一点武力状态,偏偏他们不是保家卫国,只是为了赚钱做保镖。(山水画技法视频)
联系到前面多处出现的危机与不和谐因素,我个人坚定的认为,这幅画根本不是太平盛世图,分明是警世危言图。(山水画技法入门)
我们回到画面来,酒坊背靠着一座大型“正店”,正店与我前面看到的脚店不一样,正店是正儿八经的星级大酒店,有官方许可的酿酒权。(山水画技法讲座)
正店的规模宏大,彩楼欢门的装饰也十分繁复,门口进进出出的客人非常多,各种吃食正在送进来、端出去,有人正坐着轿子,停下来准备进店吃饭。酒店的二楼也坐满了人,右边靠窗那两(人物画技法视频)
个人正一边聊天,一边喝酒,非常自在。我们甚至可以看清楚,那个酒壶是一瓣一瓣的莲花瓣形状的酒注,叫花瓣酒注。(人物画技法入门)
在正店的对面,是久住王员外家,这是一栋可以长期租住的旅馆,楼上宽敞的客房里,有一个读书人正在悠闲的看书,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他背后的墙上有一幅书法。(写意人物画技法)
在他隔壁的小房间里面,还有一个小马桶,嚯,居然是专用的卫生间呢。(名家教你画牡丹)
我们再回到街头,这个长着大胡子的人,显然正在说书,围着一大堆人,包括一个和尚,正在津津有味的听他讲故事。(国画如何入门)
他背后似乎是一个肉铺,正在卖着羊肉,可以看到店门上吊着的羊肉。(国画入门教程)
-熟人不打招呼,是礼貌之举?-
接下来出现了一个大的十字路口,相识的人,三三两两的,正在交谈。有一个和尚也在和朋友交谈。(荷花的画法)
好有趣的一个细节,这里有两个人相遇了,我猜他们也许是同学,这一位发达了,骑着高头大马,得意洋洋的往北走;这位还挺寒酸,带着童子与包袱,可能去投亲靠友,两个人相遇了,寒
酸的这位不好意思与发达的这位打招呼,就把扇子一举,把自己的脸遮住,装作没看见,低头赶路。(梅花的画法)
古时候,如果在街上遇见不想打招呼的熟人,就用扇子挡住自己的脸,此种行为被称为“便面”。这在北宋不仅不是不礼貌的行为,反而是礼貌之举。(梅花写意画法)
据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然敞无威仪, ……自以便面扮马。” 颜师古注:“所以障面, 盖扇之类也。不欲见人,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,故曰便面。亦曰屏面。(梅花花瓣的画法)
路口北边,有些爱刺激的孟浪少年,正驾着四匹骡马驱动的车子在飙车,跑得飞快,拐弯也不减速。很像今天也有些公子哥,喜欢在路上疯狂飙车一样。(国画教学服务)
画卷再往左看,有两个人正挑着担子,一边走路,一边说话,我认为张择端这么牛的画家,一个画卷上画了几百个人,还是可能会犯一个小错误。我们注意一下,这个担子是两个筐,另一个(客厅挂画服务)
担子却只有一个筐,而且显然是不能平衡的挑担姿势,他漏画了一个筐!好吧,我们原谅他吧!他毕竟是个伟大的画家,有一个小小的疏漏也是可以理解的。(礼品字画服务)
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父亲搀扶着孩子,正在街上蹒跚学步,这个孩子走路还不稳,需要大人扶着。(国画学习问题)
还有一个和尚背着高高的行李箱与遮阳蓬,就像玄奘刚刚从西域取经回来一样。(国画梅花画法)
-打水:同时上演3种时态-
在大路的边上,有一口水井(是十字型的四眼井),有三个人正在打水。(国画梅花)
看看张择端是怎么安排人物的造型与时间感的:
第一个人正在往井里放水桶下去打水;第二个人刚刚提起了一桶水,准备放在井边;第三个人打完了水,准备要挑走……(学国画的步骤)
未来时、进行时、过去时,三个人先后交错的在一口丼上面忙碌,表现的非常自然和谐。张择端就像小说家一样,很善于安排人物的出场顺序。(山水画技法)
-“三问”:问路、问医、问命-
画卷到这里就即将结束了。我觉得伟大的画家跟伟大的小说家是一样的,他们在结尾的时候,一定会设置一个耐人寻味的玄机或暗喻,留给读者一些启发与深思。(梅花树枝的画法)
我们可以看到,画面左上方这个院子,是一层一层的豪门大院,甚至还可以看到里面有挂着书法的中堂和太师椅。(技法教程大全)
院子的门口有一个人提着礼盒,这个礼盒还打着十字捆呢,大概是想送礼的人或是想投靠亲戚的人,正在问路,守门的门丁在跟他说,不对,不是这一家,他手一指,你要找的在左边那里。(国画着色)
大院右边的隔壁,是赵太丞家,门匾上写着:“太阳中丸医肠胃病”和“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”。说明这是一家医院,有位女子抱着宝宝正在看医生,可能宝宝生病了,医生的坐具也是一把交椅,这是画面中完整出现的第二把交椅。(少儿国画入门)
在画面的右下方,是一个解店,大概是给一些读书人解惑算命、预测他们前途的地方,这一帮读书人,都穿着长衫,显然不是贩夫走卒,他们正在围着一个人解命,这些读书人大概想知道自己将来的前途如何,考试能不能高中?(学国画)
就这样,张择端在画卷的最后部分,留下了问路、问医、问命的“三问”!(国画名词)
我想,他何尝不是通过画卷在问:这么伟大的一座城市,它将走向何方?这是问路;它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治理?这是问医;它的最终的命运将是如何呢?这是问命!(品评标准)
-警示危言图-(名词)
张择端画这幅画时,应该是宋徽宗初年,宋徽宗在位总共25年,也就是说,这幅画完成之后20年左右,汴梁,也就是开封城便被金兵攻占,连宋徽宗自己都被抓到金国去了,这座伟大的城市也就毁灭了。
很多人说,《清明上河图》反映的是北宋都城的太平繁华与富足,我认为恰恰不是,从刚开始的惊马,到船桥即将相撞,桥上的文武争道,再到警备厅的士兵在睡大觉,它明明白白的是一幅警世危言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