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俗语中,有“说得轻巧,拈根灯草”的话,讽刺某些人把严重的事情,故意说得轻松、渺小。(国画培训)
上年岁的人,一提起灯芯草,便知道是怎么一回事。灯芯草,又名灯草,质地白而轻,吸油性强,可作点灯之物。(吃过早餐,精神稍振,边听书边涂鸦)
明人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,设“灯芯草”专条,“灯芯草生江南泽地,丛生,茎圆细而长直,人将为席。……蒸熟待干,折取中心白穗燃灯者,是谓熟草。(陋室寂静闲无事 秋高日暖画蜻蜓)
又有不蒸者,但生于剥取为生草。人药宜用生草。”灯芯草,是一种多年生的沼泽草本植物,茎直立,单生,细柱形,叶片退化,花序侧生于茎上,成伞状或复伞状,夏季开淡蓝色的花。灯芯章的茎可以造纸、织席、编草鞋,蒸熟后取出的“茎髓”,用于点油灯,光线柔和。(回乡隐居,多到城里打拼)
我国使用灯芯草点油灯的历史非常久远,因为它随处可见,取之不尽,在城市则到处有兜售者,价格低廉。(背上画夹去写生,水彩画写生作品)
灯芯草燃成的余焊,常结成灯花,并爆裂出火星,古人称之为喜兆,“昔陆责言灯花爆面百事喜”(《汉书艺文志》)。“有占灯花术,则灯花故灵物也”(《本草纲目》)。(汕头南澳岛写生画画之行)
唐代诗人杜甫在《独酌成诗》中说:“灯花何太喜,酒绿正相亲。”清代的文学家、翻译家林等,写过一首《灯草翁》的诗,描写了一个卖灯草的老者的艰难生存境况,最后连半间栖身的破屋也被官府夺去,读来令人凄然泪下。(漳浦六鳌写生画画之行记录)
“灯草翁,卖灯草,日得百钱养衰老;力疲脚惫行满睛,冬苦严寒春苦旗。百钱匀作两日餐,嗽声达晓焦肺肝。半间破屋傍村店,忍饥不卖存余羡。此屋留为市道(买棺材)钱,估值曾无四十千。(元旦用画画来记录一天)
突来厮役猛于虎,清厘税屋归官府……”(静物水彩绘画分享两个大难题)
灯芯草气味甘、寒,无毒,李时珍说它主治“五淋,生煮服之。败席煮服,更良”,此外,还可治“阴窍涩不利”,“止血通气,散肿止渴”。(颜料和日本颜彩的共通之处)
在今天,连僻远的乡村都用上了电,再无人用灯芯草点油灯了,它只存在于中医所开出的处方中。(海边的晚霞水彩画全过程)
看过些文章,还会看: